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
是1999年改的,社保计算方式有一种60周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使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139。实际上是人们60岁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为了和职工养老保险一致,因此也***用的是139这个数字。
社保是在1995年改革的。
原因:1995年,随着国家新退休制度的实施,我国的社保制度得到了全面改革和完善。
这次改革对社保参保人数和缴费基数等方面都有较大调整。
延伸内容:目前国家的社保制度已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完善,其中比较重要的包括2000年、2005年和2011年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都是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的权益和提高社保的覆盖率和质量。
社保是在2003年改革的,具体来说,2003年开始实行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取代之前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险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
此外,2004年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1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涉及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因此,社保的改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1 2008年2 因为2008年,国家出台了《企业年金条例》,开始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同时取消了领取国家社会保险补贴的政策,导致社会保险体系发生改变。
3 该政策的实施,使企业开展年金***成为可能,也更好地保障了职工的养老利益。
同时,取消国家社会保险补贴政策也促进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和健全。
回答如下: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应该是指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来说,中国国家统一社会保险制度是在1999年实施的,其中包括了五项险种,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在这个制度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即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能高于当地的最高工资标准。而139指的是这个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具体来说,是在2013年调整为每月139元。因此,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就是2013年。
劳动法关于有病职工规定?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如果有病情需要治疗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配合职工进行调整工作、休息或者调整工作场所等合理安排,确保职工能够及时就医。
如果职工的疾病符合劳动法规定的工伤或者职业病范畴,用人单位应该向职工支付医疗费用和休***津贴,承担劳动保护责任。
用人单位不得因职工患病进行歧视或者降低职工待遇,不得开除职工,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些规定旨在维护职工权益,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
根据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生病的职工视真病重的情况,有权提出申请体养,提前退养的利利。
具有事职业病或传染病的不能继续工作的,可持县级人民医院证明向县人社局提出退养退休申请,有关部门应酌情审批。
第一条 为了保障企业职工在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期间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二十九条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