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大大增强,实现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从“广覆盖”向“全覆盖”的转变。
基本建立了统筹城乡、覆盖全民、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各项社保待遇水平逐步提高,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覆盖。
有单位的由单位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
没有单位的未成年和老年人也就是俗称的一老一小可以按照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不能交养老。
没有单位的成年人可以按照灵活就业或者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
社保人群全覆盖2020年做到“应保尽保”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摘自十八大报告
制度全覆盖:多年努力,初步实现
●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都建立起来。
制度全覆盖,意味着不分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工作与否、不分从事何种工作,所有居民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各种“制度组合”中对号入座
国家批复在23个省、自治区新增新农保、城居保两项保险试点县共计862个,至此,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纳入国家两项试点。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哪年开始缴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哪年开始缴费的?
在不同地区答案不同。最早是2009年开始试点的,当时叫新农保,后来又进行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试点,到2014年时,新农保和场镇居民养老保进行了合并,统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全国从2009年开始试点,2012年实现了全覆盖。因此要看所在地区是否为试点地区。如果是试点地区就是从2009年开始,否则就是2012年开始。谷城县就是从2012年7月1日开始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皮的,当年在开始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离年满60周岁不足十五年的人员,允许往前补交,累积交费不超过十五年。
不属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个人每年交一次,交满十五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如果到六十岁还没够十五年是可以一次性补交的。
如果是按月交养老保险并且到迟休年龄没交够十五年,不能补交所欠年限,那就不属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该是城镇职I养老保险。这类保险有的是在单位I作,单位代交的,也有以灵活就业身份个人交的。
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都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