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救助的条件2021年二次报销?
首先“二次报销”就是指的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的居民如果上年度看病产生共大额费用,除正常报销以外,还能再报一次大病保险,而且不设封顶线。按我国计算大体相当于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水平 ,当个人负担超过这个标准时,就意味着发生了“大病” ,会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就可以二次报销,反之就不能享受。
那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参加“二次报销”,有的人不行呢?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一般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就可以。
第一病人必须是参加了城乡居民医保,否则就是空谈。
第二医保花费在出院时,经过第一次报销,且个人所承担的费用超过当地设立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年收入水平,可以不限病种申请二次报销。
第三就是准备好医疗费用支出及诊断的证明,除去一次报销外,医院开具的***收据,以及病例医院和医生盖章,但有的地区可以自动二次报销,像北京市就省去了不少麻烦。
所以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就能够享受“二次报销”,不能够报销的大概就是不符合上述条三个条件而受到的限制。
以北京为例,那么符合条件的就可以二次报销。城镇职工大病标准是城乡居民大病的1.3倍,那么2020年居民起付标准现是30404元,而职工是39525元。
1)起付标准以上(不含)部分累加5万元以内报销60%。
2)超过5万元以上(不含)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由医疗大额互助资金支付70% ,上不封底顶。
例如城乡参保人员老王,在2020年发生大病,他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经过基本医疗报销以后,个人支付仍有20万元,已经超过起付线30404元,超过169596元,所以启动二次报销,5万元以内报销3万元;而5万元以上部分,119596元报销70%,即基金再次支付83717.2元,经过二次报销合计可以减轻,113717.2元,自己承担86282.8元,减轻了家庭的不小经济负担,不至于因病返贫、因病致贫。
2021大病二次报销政策是:
一、门诊、急诊费用的报销大额医疗互助,即门诊、急诊的起付线金额为:在职职工为2020元,退休人员为1300元。
二、住院费用的报销按照规定,目前一个年度内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按50%确定,为650元。一个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住院费用最高支付目前为7万元。退休人员的个人支付比例为在职职工支付比例的60%,但是起付标准以下的部分相同,全部由个人支付。
扬州市2023年新农合缴费标准?
标准:
(一)个人缴费标准
1.普通城乡居民
普通城乡居民2023年度个人缴费标准为480元/人。个人已经缴纳的城乡居民医保费在进入待遇享受期(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后不予退费(重复缴费、缴费标准选择错误的除外)。
2.学生儿童
在校学生、未入学(托)的未成年居民和新生儿2023年度个人缴费标准与2022年度保持不变,仍为260元/人,其享受待遇和普通城乡居民一致。
在本市范围内首次参保的新入学在校学生,在取得学籍并按期足额缴纳2023年度城乡居民医保费,自2022年9月1日起享受相应的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如在外地已经参保且在待遇期内,不得重复享受待遇)。
(二)财政补助标准
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按照不低于国家、省规定的标准执行。
(三)大病保险筹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