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户口迁回农村规定?
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条例》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的规定,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并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具体规定如下:
1. 退休人员必须具有农村户口,并在城镇工作缴纳社会保险满15年及以上的时间。
2. 可以在60周岁到65周岁之间迁回农村落户并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 迁回农村后可以选择参加当地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也可以选择参加当地的新农合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户籍迁移具体操作及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可能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建议到当地社保部门进行咨询了解。
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退休户口迁回农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退休人员需要年满60周岁或享受正常退休待遇。
2.退休人员需要为农村户籍,在城市工作并参加社会保险满15年及以上。
3.退休人员需要在迁入地无房产且未享受住房保障。
4.退休人员需在迁入地无子女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退休后户口可以迁回农村。
但需符合当地入户条件,并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因结婚、离婚、收养、认领、分户、并户可以办理户籍迁移,且一般需要向迁入地户籍登记机关申请迁入,领取准迁证。
再前往户籍地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携带迁出证,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户籍登记。
存在规定因为根据《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城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可以在城市落户。
而如果退休人员迁回农村,需要满足相关条件。
例如,退休人员必须持有效居民***,同时符合当地户籍管理规定。
此外,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具体规定,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政策来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选择迁回农村的退休人员需要确定其在退休前是否有过农村户籍,否则可能会影响到迁移手续的办理。
此外,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如退休证、居民***等。
综上所述,退休户口迁回农村的规定存在,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办理。
满足国家规定条件是可以迁回农村老家的。但是,必须得到村里开证明,村里同意接收,相关部门才能给办户口。
根据国家规定,非农业户口转农户需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必须是由原籍转出(如果是夫妻投靠,不满足这一条件);
2、在村里有宅基地;
3、退休或已经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4、长期在村里居住。
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带上村里开的接收证、结婚证、退休证和房产证就可以办理户口转移。
扩展资料:
城市户口迁回农村条件:
1、父母仍是农村户口
交了三年农村养老保险户口迁走了可以退保吗?
可以的。
1、退保人要写一份退保申请,写明退保的原因,并附带相关材料,如升学、招工、户口迁移等材料,到乡管理机构办理手续。
2、乡管理机构要对其有证明审核,并签署意见,与申请退保者的缴费证、缴费记录卡一起上报县级保险机构。
3、按《民政部39号文件》精神,退还正常退保者和非正常退保者的保险金额,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