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养老项目的好处?
好处:
在老年人口数量激增、劳动人员持续下降、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养老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对于弥补养老服务短板、改善养老服务供给、提升老年人口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对养老产业链条和养老产品服务进行“互联网+”改造的智慧养老产业也将迎来爆发增长期。
服务一老一小的理念?
在今年9月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中,服务“一老一小”成为聚焦重点之一。在各地今年的办实事清单上,有关“一老一小”的项目也是施政重点,各地区各部门用一个个暖心措施,回应群众“托幼”“养老”的民生需求。 (11月3日,人民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老一小”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老百姓普遍关切的民生问题,在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各地区、各部门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做实事、出实招,及时回应群众期盼,为民解忧暖民心。
倾力投入,服务“一老一小”。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人民的需要,要加大养老服务机构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补足养老服务短板,聚焦老年群体“衣、食、住、行、养老医疗”等方面的问题,落实更加贴心、便民、惠民的举措,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其次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细化“一老一小”工作举措,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提升公益性、基础性、普惠***保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倾情投入,服务“一老一小”。***都会老,家家有小孩,服务“一老一小”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广大的基层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秉承初心使命,将心比心、倾情奉献,全情投入服务“一老一小”工作,让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少年儿童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健康快乐成长。要大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构建***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强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动员更多的志愿者、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孝老助老、保护少年儿童的良好氛围。
与城乡相比,三农领域有哪些短版?
短板主要在下面这些方面:
1.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主要是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在完成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基础上,有序推进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等通硬化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和改造。
2. 农村供水保障方面,重点是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任务,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3.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重点是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广泛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干干净净迎小康。
4. 农村教育方面,硬件上,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小规模学校布局,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软件上,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管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住房保障等政策。
5.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在建好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的同时,重点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简化乡村医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医学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工作,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6. 此外,农村社会保障方面,主要是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加强农村低保对象动态精准管理,合理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发展互助式养老等。
7. 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主要是扩大乡村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鼓励送文化下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等。
8.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主要是做好畜禽粪污***化利用、农药化肥减量、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常年禁捕、黑土地保护、农村水系综合整治等。
需要强调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补短板任务,重点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是完成现代化的短板。因此,补短板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当务之急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力戒***、***,防止政策执行简单化和“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