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员工适用劳动法吗?
党政机关的公务员适用的法律是《公务员法》,而事业单位职能适用的则是《事业人员管理条例》,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其他的请销***制度、考核制度、工资发放相关规定等。事业人员的日常管理,以及考勤、考核、奖罚等,都是依照的这些管理条例、制度等。这并不是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不服从《劳动法》管理,所有的管理条例、制度等,都不得与法律相违背,如果两者同时有规定的,出现矛盾冲突时,必须依法执行。
《事业人员管理条例》和其他相关制度,全面规定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能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式,以及事业单位机构性质、岗位设置、人员管理办法、编制使用、经费供给、工资***等,还有事业单位职工的上下班时间、年休***、请销***、奖惩措施等,同时还有事业人员出现工伤等问题时,***取的解决措施,以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法》也有相关的内容,但没有这么具体,针对性也不强,因此,事业人员首先应该遵守的就是管理条例和各种制度。
如果事业单位职工对个***益有异议时,可以根据管理条例规定,由单位、人社部门、纪委等部门做出裁处,也可以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申请劳动仲裁、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同时,事业单位的编外聘用人员,在遵守各项规定制度的同时,主要受《劳动法》协调,其工资收入、***补贴、社保保障、工伤***、辞退开除等问题,由劳动仲裁部门主要依据《劳动法》调处。
事业单位的员工至少可以分为两类:实行聘用制员工和实行劳动合同制的员工。
1.实行聘用制员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因此,事业单位聘用制员工不适用劳动法。
2.实行劳动合同制员工,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适用劳动法的。
公务员有没有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公务员法也明确规定: 第七十七条 国家建立公务员保险制度,保障公务员在退休、患病、工伤、生育、失业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因此,从规定可以看出,公务员不缴纳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由单位缴费,和职工无关,并且是国家制度决定的,不是你想参加就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