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社保缴费新政策?
2018年起,国家又强制性的要求农村人,都必须办理社保卡,争取做到一卡通,争取每一个人都能办理社保卡,都享受社保,及时交及时享受,在8月份之前,农村的社保卡都必须全部完成,到2019年,农村的社保卡制度必须全部建立健全,必须全部步入正轨,每年一个人缴纳260元,想要多交的也可以,交的越多,领的越多,但是这也取决于生活水平的高低。
(1)正常(指连续参保)缴费人员应缴费320元。
(2)中断参保缴费人员(含新参保人员)续保时应补缴2017-2021年中未缴年度的参保费用,以及2022年应缴费用。中断缴费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不予报销。
(3)出生后6个月内进行参保登记的新生儿,出生年度不需要缴费,可直接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次年保费按照当年缴费要求缴纳。
(4)资助参保对象按具体情形来定:
全额资助参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参照执行)。
定额资助参保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定额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20元,重度残疾学生和儿童、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成年人、城镇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和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城镇已失业又未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14类退役士兵参照执行。
过渡期内定额资助参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定额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20元,致贫风险消除后不再享受资助参保政策。
高校大学生: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负担。
(5)其他特殊情况(职工医保中断缴费3个月以内、流动人员子女、军人退役、大学生毕业返乡、人员新迁入、出国人员回国、***人员期满释放、宗教教职人员等),可在非缴费期到医保窗口办理参保登记,并按照当年缴费标准缴费。
4。哪些人员需要在缴费前进行参保登记?
山西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新规?
回答: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范围:
(一)提高门诊统筹待遇。2022年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普通门诊医疗费,一年内报销封顶线第一档为25元/人·年、第二档为45元/人·年。2023年调整为“参保居民在二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的普通门诊医疗费,一年内报销封顶线为150元/人·年,报销比例为60%,实行联网直接结算。”也就是说城乡居民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看病门诊费用可通过刷卡直接报销。举例:城乡居民在定点医院门诊就诊一般疾病(特殊疾病患者除外),门诊费用可按照60%报销,一年内报销封顶线为150元/人·年。
(二)支付限额。2022年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第一档20万元、第二档25万元,2023年调整为“居民医保统筹基金年度支付限额为25万元”
1、以“统账结合”模式参加职工医保的在职人员,每月打入医保卡的钱,按照个人缴费的2%打入个人医疗卡里。
2、退休人员,2023年1月1日起,按每月85元计入个人账户。
起付标准
根据医院高低类别分为3、2、1类,(县级以下医院为3类,地市级为2类,省三甲医院为1类)依次的起付标准是:30元/次,50元/次,80元/次。比如去县医院看病,高于30元才能报销。去三甲医院看病,高于80才能报销。
报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