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
社保在2019年除了139这一年都是按照全月计算。
社保是按照月份计算的,而139年直到2019年之前,都是按照实际天数计算社保的。
但自2019年开始,社保的计算方式发生了变化,按照全月计算, 不再按实际工作日计算。
这个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社保的计算更加公平合理,避免因为月份有差异而导致保险金的差异,这也更好地保障了全国的劳动者的权益。
回答如下: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应该是指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来说,中国国家统一社会保险制度是在1999年实施的,其中包括了五项险种,分别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在这个制度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都有一个统一的规定,即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也不能高于当地的最高工资标准。而139指的是这个缴费基数的最低标准,具体来说,是在2013年调整为每月139元。因此,社保除139那一年改的,就是2013年。
我国是一九九三年开始实施缴纳社保金制度的。
一九九三年,我国在部分国有企业里试行养老保险制度,开始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养老保险金,即开始实施社保制度。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
社保最近一次改革是在2016年。
1.根据国家法律规定,社会保障的相关标准需要定期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保制度在2016年进行了最近一次的全面改革,改革涉及到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在此之前,社会保障制度也曾多次进行过调整和改革,除了2016年的改革,还有2005年、2011年、2013年等年份的改革。
但139这一年并没有对社保制度进行任何改革。
社保是在2003年改革的,具体来说,2003年开始实行统一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取代之前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险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险。
此外,2004年开始实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2011年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涉及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因此,社保的改革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的,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会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进。
1949到2023养老方式发展?
从1949年到2023年,中国的养老方式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以下是养老方式发展的主要阶段:
1. 家庭养老:1949年至1***8年,家庭养老是中国养老的主要方式。这一时期,人们通常依赖子女来照顾年迈的父母,并为他们提供生活所需。
2. 集体养老:从1***8年到20世纪末,中国逐步开始推广集体养老。在一些农村地区,建立了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3. 社区养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养老逐渐受到重视。社区养老通过建立养老服务站、养老公寓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
4. 互助养老: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互助养老。这种方式鼓励老年人相互帮助,共同生活,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