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条例受伤后工伤认定在多久之内有效?
关于这个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工伤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在48小时内到当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工伤。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工伤认定的有效期为1年,即职工在1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工伤,经鉴定认定为工伤的,可以认定为工伤。超过1年的,一般不予认定为工伤。但是,如果职工有合理的理由不能在1年内申报工伤的,可以延长认定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年。
工伤认定时效是事故发生后的30天之内。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吗?
工伤不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因为工伤保险可以先按正规渠道办理赔偿,如果单位给入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处会给认定工伤,并且根据工伤鉴定等级给予赔偿。
如果单位没有给入工伤保险,又不给赔偿,这时候就可以在认定工伤后申请劳动仲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员工已经在社保局认定了工伤,也做了劳动能力鉴定,如果单位不按照工伤标准赔偿,可以去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不能直接去******。如果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才可以去******。如果没有认定工伤不能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不受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