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应急预案多久演练一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每年演练一次。
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四十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应急演练频次】
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应当依据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依据现场处置方案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针对重点岗位或重要设施的应急演练。
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密集场所应当结合实际,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人员疏散和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应急演练。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依据现场处置方案每半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针对重点岗位或重要设施的应急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在应急预案发布实施前应当组织开展一次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适用性。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所在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项目建设环节应急演练】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投入生产(使用)前,项目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开展联合应急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重点人员技能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新入职、转岗、复岗、复训人员***安全教育中安排应急处置技能方面的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主要内容?
突发***应急演练包括内容如下:
应急管理分为4个阶段:
应急预防,就是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伤害的预先性措施。
应急准备,包括为应对事故***取的所有事先措施,包括意识、机构建立、预案、队伍、培训、演练、应急物资准备等等。
应急响应,发生事故后***取的就是和控制事态的各种措施。
根据演习的基本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基础训练、专业训练、战术训练和自选科目训练。
(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应急队伍的基本训练内容之一,是确保完成各种应急救援任务的基础。基础训练主要包括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护装备和通讯设备的使用训练等内容。训练的目的是使应急人员具备良好的战斗意志和作风,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通讯设备的使用等,(2)专业训练。专业技术关系到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是顺利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关健,也是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常识、堵源技术、抢运和清消,以及现场急救等技术。通过专业训练可使救援队伍具备一定的救援专业技术,有效地发挥救援作用。
(3)战术训练。战术训练是救援队伍综合训练的重要内容和各项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提高救援队伍实战能力的必要措施。战术训练可分为班(组)战术训练和分队战术训练。通过训练,可使各级指挥员和救援人员具备良好的组织指挥能力和实际应变能力。
(4)自选科目训练。自选科目训练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开展如防化、气象、侦检技术、综合演练等项目的训练,进一步提高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
在确定训练科目时,专职救援队伍应以社会性救援需要为目标确定训练科目;***救援队应以本单位救援需要,兼顾社会救援的需要确定训练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