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和失业保险交了十年有啥用?
首先工伤保险:职工在受到事故伤害或患有职业病之后,用人单位和个人应该在工伤发生之日起30天内,提出工伤的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可报销治疗工伤的目录范围内的医疗费;鉴定伤残等级可以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解除劳动合同时还可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社保部门发放,还可以领取一次性就业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由单位发放;鉴定为一到四级伤残的,可享受伤残津贴,由社保部门按月发放,鉴定为五到六级,由单位发放伤残津贴;工伤职工住院,可享受伙食补助费,鉴定为护理等级的,按月领取护理费,需配置***器具的,限额报销***器具费用。
其次失业保险: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每人每月1557元。
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为: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的;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根据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24个月。
申领途径:可以通过社保中心管网、微信支付(城市服务-失业金申领)、现场办理(携带***社保卡先到所在镇街劳保所办理失业登记,然后再到区人社局失业科现场办理)
企业在职人员社保缴纳是五个险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这些险种对社保缴纳人构成较为全面的保障,养老保险是为缴费人退休后提供保障的,医疗保险可以为当事人报销生病住院的费用,失业保险在当事人被动失业时提供失业补助,工伤保险可以为当事人在负工伤时提供工伤理赔,所以社保缴纳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申请工伤认定有什么好处?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工伤的费用由社保支付,对企业没有影响;若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申请工伤认定,对企业来说利在于能减轻企业的负担,一切医疗费用和待遇均由社保部门解决。
如果连续不断地出现认定工伤,只能说明企业在管理上特别是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漏洞,它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声誉。这就是弊。
交医社保对公司的好处?
这个好处就是你因为工作生病了、工伤了,医保可用于医药费用的报销,患者负担减轻,企业也尽到责任。
社保包含有,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险拥有生育保险的男职工,也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比如陪产***、医疗报销等。
企业是《劳动合同法》的连带《社会保险法》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的,是社会责任。
工伤仲裁对员工是好处还是坏处?
劳动仲裁对员工是有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利益制定的,且劳动仲裁不收取费用,正是鼓励劳动者提起劳动仲裁,因此劳动仲裁对员工有利。
工伤仲裁是员工和用人单位在工伤赔偿方面的争议解决途径之一。与民事诉讼相比,工伤仲裁的程序更快、程序成本更低,可以节省员工诉讼成本和时间。因此,对于员工而言,***用工伤仲裁可以提高赔偿的速度和准确度,增加自身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另一方面,工伤仲裁也有一些缺点。首先是仲裁结果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不执行。其次,仲裁程序对于员工自身的证据和证人的证言要求较高,如果无法提供充分和有效的证据,可能会导致赔偿金额低于实际损失。
总的来说,工伤仲裁是一种比较适合员工的争议解决途径,但需要员工慎重考虑各种因素,评估自身证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在仲裁程序中积极主动地为自己辩护,以获得更好的赔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