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最著名的陷阱是什么?
嘉峪关最著名的陷阱是“千里走单骑,不闻不问关”。传说关城内有一位女子,美丽温柔,多才多艺,但她不幸爱上了一个汉家男子,两人私定终身。
后来男子百折不回地去嘉峪关打工,女子每日守候城头,凝望着远方,但终因思念太过悲痛,轻生投了崖。
为纪念这位女子,关城上方立起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千里走单骑,不闻不问关”几个大字。这成为了嘉峪关最著名的陷阱之一,因为许多游客为了拍照或标记自己曾到访关城,都会尝试在城头上骑马,结果有些马匹惊慌失措,踩空跌落悬崖,造成意外事故。
信天游门票?
信天游榆林镇北台门票:30元
地址:榆林市榆阳区(市区以北约7公里)
开放时间:全年 7:30-19:30
榆林地处陕西之北,陕甘宁蒙晋接壤之地,是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明的过渡地带,也是大漠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之一,素有“九边锁阴”、“雄镇三秦”之说,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秦朝榆林地区就修有秦长城,置郡县(属上郡)。
朱元璋统一全国之后,为了防御蒙古人,重修长城。“凡天下要害之处, 专设官统兵镇守”,各军镇均设在长城沿边地区, 故“九镇”亦称“九边”,榆林镇即是其一。
随着边境形式的稳定,蒙汉互市已成繁荣之势,无论两族,不知争战。但蒙族上层则利用互市之机,不断地扰边乱塞。当时的延绥巡抚涂宗浚,查地度形,向万历皇帝奏请筑台:“予念红山边市,去镇城止十里许,当贡市期,万骑福辏,脱有意外,悔无及”。万历皇帝朱笔一挥,获准筑台。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次年七月,余子俊在秦、汉、隋长城的基础上,率兵民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和款贡城、易马城。之后又在款贡城西南角筑起了镇北台,气势威严,居高临下,屯兵住将,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东有山海关、西有嘉峪关、中有镇北台,镇北台成为长城“三大奇观之一”,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
镇北台以红山顶山体为基座,分四层叠起,外砌砖石,内夯黄土。台呈正方梯形,逐层收进。一层为外城,二层为墩台,三层高4.1米,四层周长35.44米,台上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顶正中建有瞭望哨棚一间(已毁)。
第一层为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进深12米。外墙高10米,内墙高5.5米,上设垛口,东墙置城门,南墙与长城相连,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
紧依镇北台下方建同期修筑一方形小砖城,名款贡城。“款”有“款待”之意;贡为朝贡,是明皇朝款待、赏赐民族来使,接受纳贡和洽谈边贸事务的场所。当蒙汉政治、军事关系比较缓和的时候,蒙古经常派遣使者携带牲畜及其他特产送给明朝皇帝,称进贡。对此明朝以较高的价格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布帛绸缎、医药、各类生活用具等让使者带回,同时送一些银两,称“回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