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平均工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工伤赔偿平均工资依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可我没...
法律主观:工伤赔偿中的本人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受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300%计算;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60%来计算。
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缴费工资,是指在你受伤前的12月份工资的平均数。
法律主观:工伤赔偿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工伤保险待遇中,经劳动能力鉴定,构成伤残等级的,其中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涉及受伤职工的本人工资,主要是指工伤事故发生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首先,申请工伤鉴定,确认伤残等级后是确认赔偿的基础。参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第二,主要理赔范围包括享受工伤医疗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器具,医疗期内原工资***待遇不变,生活护理费等。
工伤赔偿时的平均工资怎么算?
法律分析:工伤赔偿时的平均工资是按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如不足12个月,按实际月份平均。
要看伤得有多严重,是否达到伤残?工资一般是以本人工资为准。比如广州的细则,如果本人工资低于广州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的,就按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0%计算。
其中各伤残等级的工伤赔偿计算公式为统筹地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
工伤是按月平均工资算吗
工伤赔偿时的平均工资是按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如不足12个月,按实际月份平均。应休未休年***工资怎么计算 应休未休年***工资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工资报酬。
工伤赔偿不是按平均工资计算,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
工伤赔偿平均工资的计算是,一般会按受伤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进行计算,如果不足够十二个月的话,那么就会按实际的月工资来进行发放;这些工资全部由用人单位来进行承担。
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平均工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伤赔偿平均工资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关于平均工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