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职工工伤保险条例17条,以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先工伤认定还是先工伤鉴定
1、法律分析:应先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之后,再做伤残鉴定。
2、如果申请了工伤认定且被认定为工伤的,则进行工伤鉴定(即劳动能力鉴定)。如果没有申请工伤认定,或经认定不属于工伤的,则进伤残鉴定。
3、要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必须要先工伤认定,所以一定是拿到《工伤认定决定书》后才能去社保局工伤科申请工伤劳动能力伤残鉴定。
如何理解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问题是是否属于工伤,不能...
有网友指出,快递小哥在配送快递也就是运送货物的时候受伤,应该算是工伤。因为网友觉得快递小哥的配送过程就是他工作的过程,在工作中不慎受伤,将所受的伤看成是工伤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合情合理。
法律主观:解决此案焦点的关键问题在于,对《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第四款中的“在此期间”应如何理解。
比如上下班途中遭遇的意外,***如是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可以由工伤赔偿,其他情况的意外伤害则不属于工伤的保障范围。 2010年12月20日,***院第13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工伤报案超过24小时是否会影响工伤认定
工伤必须24小时之内报案,如果超出24小时4无效。
可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发生工伤后已经过了24小时,在一年之内,仍然可以报工伤。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可以在工伤发生后的一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最好尽早申报工伤,以便及时处理相关事务。
法律主观:报工伤超过24小时还能报工伤。用人单位应在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社局提出认定申请。
可以。《工伤保险条例》中不存在超过24小时不得申报工伤之说,所以超过24小时是可以上报领导工伤的。一般情况下,只限于工作时间内。只要伤害因执行职务或业务而发生,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外,也属于工伤。
工伤医疗费报销期限
1、劳动者在被认定为工伤后一般没有报销工伤保险待遇的期限限制,只要材料齐全可以随时到工伤赔偿机构来进行报销处理。但用人单位必须在职工医疗终结后的一年内办理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2、法律主观:医疗报销有时间限制。应在诊疗后半年之内报销。一般是上半年报销上一年度下半年的,下半年报销上半年的。
3、法律主观:2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才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岁以上的退休人员,1300元以上的费用可以报销报销的比例是80%。
4、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职工医疗终结后一年内办理职工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手续。如后期还需要进行治疗,请到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申请后续医疗期。
5、工伤医疗费用报销时间为一年。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职员必须在医疗终结后一年内,由用人单位经办人办理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报销手续。
6、在咨询过程中,您需要提供相关的工伤证明材料,包括工伤事故的详细情况、医疗证明、费用清单等。如果您的工伤确实超出了30天的报销期限,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可能会告知您相关的解决方案或者建议。
职工工伤保险条例17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职工工伤保险条例17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