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工伤津贴调整最新消息?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伤残补助为一次性伤残补助一级伤残补助金额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补助金额为25个月本人工资,***伤残补助金额为23个月本人工资,四级伤残补助金额为21个月本人工资,五级伤残补助金额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为保障工伤职工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等有关规定,决定对全省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的抚恤金进行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对象
2016年12月31日前已符合领取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条件的工伤职工或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
二、伤残津贴调整标准
享受伤残津贴的一级至四级工伤职工,按照伤残等级每人每月分别增加:一级290元,二级280元,***270元,四级260元。
安徽省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多少?
安徽省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是根据《安徽省工伤保险条例》执行的。根据规定,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是根据伤残等级和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
以下是安徽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标准:
-五级伤残: 35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六级伤残: 3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七级伤残: 2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八级伤残: 15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九级伤残: 1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十级伤残: 5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职工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支付金额会有所调整,具体按照规定进行计算。
请您了解具体情况时,建议咨询当地的工伤保险部门或相关部门,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和标准。
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垫付医疗费,为何没有法律强制垫付?
发生工伤,用人单位有义务垫付工伤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院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规定,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应当***取措施,使员工得到及时救治。该条文规定的比较宽泛,也不太明显,所以会造成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推诿扯皮的事情。从《工伤保险条例》的精神出发,以及司法实践形成的惯例来说,单位要不要承担先行垫付医药费的义务,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员工受轻微伤
如果员工工作时间、因工作原因发生轻微伤,公司将员工及时送到医院治疗,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公司没有强制垫付医药费的义务。因为发生轻微伤,公司已经将员工送到医院,可以认为公司***取了有效措施,使员工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轻微伤不会对工伤员工造成太大的伤害,并且需要的治疗费用也不会太高。不会因为公司没垫付医药费给员工造成生命威胁。
员工受伤达到轻微伤以上
员工受轻微伤以上的伤势,已经对员工造成较大的伤害,治疗措施相对比较复杂,治疗费用大,员工因受伤行动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同时员工的经济能力有很大可能无法承受,所以达到这种受伤程度,我认为公司应当承担垫付医药费的责任。从员工的身体伤害和生命危险角度,应当保证员工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对***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的解读,但是有些省份会对此有明确规定。比如说《河南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治疗,劳动行政保障部门尚未作出工伤鉴定结论的,用人单位应当先行垫付治疗费用。《安徽省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此外,吉林省,河北省,湖南省,深圳市都有类似规定,不管是否属于轻微伤以上,用人单位都应先行垫付员工的治疗费用。在劳动行政保障部门作出工伤鉴定结果后,由用人单位与有关部门做结算。
如果你属于以上省市,发生工伤事故后,不管伤势如何,鉴定结果出来与否,都可以直接要求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医药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