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保险领139个月后还能领吗?
不能领取。
因为城乡居民保险制度规定,参保人员按月缴纳保险费用,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障服务。
一旦参保人员停止缴纳保险费,其享受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和补贴的资格也同时终止。
领取139个月后,如果仍未续交保险费,就不能再领取保险金了。
值得一提的是,用遗留的城乡居民医保卡可以进行账户查询、消费结算等操作,但针对该卡领取保险金已经不再有效。
因此,提醒大家在缴纳城乡居民保险时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避免保险资格的失效。
不能领取。
1. 根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例》规定,参保人在被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由医疗保险基金给予支付,时间上没有给予领取的规定。
只要参保人还在被保险责任范围内,医疗费用就可以通过保险基金给予支付,但不是领取。
2.另外,从保险的概念看,领取与参保并不是同一概念,领取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某种手续获得某种***款项。
而参保则是可以享受特定***的前提条件。
所以从保险制度本身的角度来讲,参保人只有在支付保费期限内参保,才能享受该保险的各种***待遇,而不是领取。
1.不能再领取了。
城乡居民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国家规定领取时间上限为139个月,超出该时间就不能再领取了。
2.该保险制度是为了保障中国广大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超出领取时间后,可以考虑购买其他类型的保险制度或者其他医疗补贴政策来满足保障需要。
不能。
1. 城乡居民保险是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其规定了领取保险金的条件和时限。
据相关规定,城乡居民保险领取时间是从生效之日起,累计达到139个月不再进行缴纳,同时不能再领取保险金。
2. 虽然不能再领取保险金,但是保险制度的初衷是帮助人们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情况时予以救助。
139个月后,虽然不能再领取保险金,但是仍然应该保持保险的有效性,以保障自己和家庭的财产安全。
同时,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条款,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保障范围,以便提高对意外情况的应对能力。
不能领。
因为城乡居民保险规定,只有在领取了139个月后,才能享受养老金的领取。
领取了139个月后已经满足了领取条件,如果不领取养老金,就无法继续领取。
在此之后,城乡居民保险只会继续为参保人提供医疗和其他社保***。
养老保险为什么是除以139?
139个月是退休年龄为60岁的人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关于计发月数为什么是139个月,颜开局曾经在2019-7-28撰文《准确理解计发月数,它并非是养老保险费回本时间》(
***s://***.toutiao***/i6718617009258496523/
一,何谓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一个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基准数值,计算的依据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
简单来说,计发月数就是指退休时点对应的余命。也就是说,当退休人员去世时,个人账户余额正好发放完毕,达到账户基金精算自平衡。
也可以说,计发月数是个人账户储存额清零的***时间。
二,如何确定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的设计,是按照人均预期寿命、在预计记账利率固定的条件下,***设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个人账户发放段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与退休前个人账户储存额相同,发放时间即为***发放月数。
计发月数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