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2022年河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纳标准:目前我国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从100元到2000元分为12个缴费档次,参保人员可以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缴费标准。
这个缴费档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国家会根据城镇居民的经济发展和收入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地方***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状况,在此缴费标准的基础上增减缴费档次,目前就有部分地区有增设了2500元、3000元的缴费档次。
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分为八个档次,每年交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八个档次,国家最低每年补贴15元,依次每档递增15元,最高补贴120元,最少缴费15年,交至60周岁。领取养老保险时核算自己账户的数额,按月领取养老金。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次补缴规定是怎样的?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次补缴规定如下:
1、一次性补缴的对象:
凡曾与市各类用人单位建立过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其过去从未参加养老保险或过去存续劳动关系期间还有工作年限未参保缴费的人员。其中由个人按《关于妥善解决企业未参保人员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一文规定申请。
2、此外,一次性缴费的人员还需符合两个条件:
一是持有当地居民户籍;
二是其与市各类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工作年限应在2011年7月1日之前。
3、一次性补缴的时间:
用人单位各类人群申请一次性补缴的起始时间按当地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月的时间确定。
养老保险的优缺点是什么?
社会养老保险的弊端:
1、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足额征收养老保险金,是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极其困难,表现为拖欠企业户数多,拖欠金额大,拖欠时间长,致使许多地方养老保险金收不抵支,严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
2、养老保险金支付的正常调整机制还不完善。通常养老保险金调整参数主要由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生活费价格指数和综合指数三种;单纯用平均工资增长率作为参数来调整养老金计发,不能解决养老金保值问题,也难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 单纯地用生活费价格指数作参数来调整养老保险金计发,虽然解决了养老金保值问题,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但不利于处理工资收入与养老金的分配关系, 在物价指数较高时,对养老金基金压力过大。
3、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低。一方面,现阶段养老保险费几乎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因通货膨胀使养老保险金结余所获取的利息也是名义的,这种状况导致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大多数是空帐户,帐户上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这种空帐户不能使养老保险金能有所积累、有所保值增值; 另一方面现行制度要求养老保险金余额除满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左右要用于购买***债券或存入银行,由于近期银行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导致养老保险金的结余在不断地贬值,这势必加重未来 时期养老保险的负担,也会增加国家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支出负担。 社会养老保险的优势: 1、有利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2、有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国设计养老保险制度多将公平与效率挂钩,尤其是部分积累和完全积累的养老金筹集模式。劳动者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数额,与其在职劳动期间的工资收入、缴费多少有直接的联系,这无疑能够产生一种激励劳动者的职期间积极劳动,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