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工伤保险条例第36规定,以及工伤保险三十六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工伤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第三十六条 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法》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工伤保险,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哪位知道《工伤保险条例中》第36条第2款中的“难以安排工作”是以什么...
1、对“难以安排工作”,没有固定的数字作为依据,事实上就是职工能上班的拿全工资,不能上班的拿工伤前一个月工资的70%或60%。单位不能提出解除合同,否则将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还要支付违反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2、这条的理解是这样的:安排工作,就不发送伤残津贴,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这期间的工资是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了,没有说一定要达到原来的工资标准;不安排工作的才发放伤残津贴,标准如上。
3、工伤不存在《工伤管理条例》这部法律法规,而是2004年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是经劳动能力鉴定为5-6级伤残,伤残待遇的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
1、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2、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另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4、第三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5、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6、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第36规定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工伤保险三十六条、工伤保险条例第36规定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