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金不像职工养老金那样百分之五定额?
职工养老金年年按比例上涨,而城乡居民养老金不是每年都上涨,为什么呢?
你的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金不像职工养老金那样5%调整呢?
的确,职工养老金从2005年开始,已经是连续16年上涨了,最近三年的养老金涨幅都是5%。
而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并非是想职工养老金一样按比例来上涨,而仅仅是上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一开始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是55元,后来涨到了70元,2018年又涨到了88元,2020年涨到了93元,涨了五块钱。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者的养老金的资金的支付渠道、结余不一样。
第一,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是由***来设定标准,并且由财政来支付的。
而职工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由养老保险基金来支付的。
目前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数是1.6亿多人,而职工养老金的人数大约是1.2亿多人,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数要远远高于职工养老金,所以上涨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从2014年才开始正式建立,建立时间比较短,基金积累比较少,目前的累计结余才有8000多亿,还不够支撑每年按比例上涨。
而职工养老保险从1992年开始建立,但按比例上涨是等到2005年才开始的,职工养老金的累计结余大约是4.5万亿元,足够支撑养老金的上涨。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两种不同的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个人缴费,国家补贴,所缴费有好多个档次,从二百元到几千元,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档次。一年只缴一次,个人缴费和国家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最少缴够十五年,到退休年龄后就可以领养老金。从实际缴费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最低档次,一年也就缴个两百来块。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费。用人单位缴员工个人工资的20%,员工个人缴自己工资的8%。用人单位缴的记入统筹账户,员工个人缴的记入个人账户。最少缴够十五年,到退休年龄后才可以领取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缴费的,不由个人选择。
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情况看,城镇职工比城乡居民缴得多的无法比。所以,城乡居民的退休金和城镇职工的养老金,和养老金低的比,可以占到百分之五,和高的比还占不到百分之五,主要原因是缴费不同。
为什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像城镇职工那样每年调整5%?
这两种虽然属于社会保险,但是性质是不同的。属于两个养老保险体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属于退休人员,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他们到了年龄,只是发了养老金,不叫退休,并不属于退休人员,国家任何法律文件,都没有把领取城乡居民养老金的人员,称为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属于***性质,基础养老金全部是国家财政负担,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也就是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有个人交费的个人账户,政策实行时满60周岁的人群,连个人账户都没有,全部是地方财政承担,没有统筹基金,也就是说,缺少了一个庞大的蓄水池,没有后续的积攒。而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来源于用人单位的缴费,或者灵活就业人员的个人缴费中的12%,没有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如同过去的互助金,是依靠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或个灵活就业个人全部缴费,是有庞大的蓄水池来供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来运行的,除了个人账户以外,统筹账户也在支付城镇职工的养老金。所以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事业,国家财政没有补助,只是在社会保险基金不足以支付养老金时,国家财政才予补贴。两者性质完全不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起点低,缴费较少,最低为100元每年,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一个月就要上千元,一年要近万元,相比之下,差距太大,缴费低,领的养老金也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调整养老金,调整资金都是财政出钱,财政紧张自然也就调不了了,或者很少。近年来,国家财政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在不定时调整,只是调整数额较少,虽然不多,但对于厐大的群体来说,也是很大负担。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不是国家统一的标准政策,是由各省市根据本地情况自行设计,资金来源也是由各省市自筹发放,有的地方只发一百元左右,而有的地方发千元左右,调整养老金也是各省市自行决定,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国家统一规定调整,凡是退休人员,都属调整之范围,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属于退休人员,不在调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