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工伤赔偿标准?
一、1至4级工伤赔偿标准
1、伤残职工鉴定为1至4级的,按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分别为24、22、20、18个月的本人工资;
2、鉴定为1至4级的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其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伤残津贴的标准为:一级伤残2000元/月,二级伤残1890元/月,***伤残1780元/月,四级伤残1670元/月。
3、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5至6级工伤赔偿标准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5级、6级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用人单位同意,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2、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按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5级为16个月,6级为14个月。
3、伤残就业补助金按本人工资计算:5级为28个月,6级为24个月。
三、7至10级工伤赔偿标准
1、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7级至10级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用人单位同意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河北省2023年工伤津贴为什么不上调?
河北省2023年工伤津贴不上调的原因是各市的情况不同,生活水平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
目前只有保定市下发了通知上调,上调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河北工伤鉴定标准是什么?
1. 河北工伤鉴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的一套评定工伤的标准和程序。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工伤是指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患病。
河北工伤鉴定标准会根据事故伤害或职业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定,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伤害程度、工作环境等因素。
3. 河北工伤鉴定标准的制定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工伤保险的正常运行。
工伤鉴定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劳动者是否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对于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患病的劳动者来说,了解河北工伤鉴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你好,河北省工伤鉴定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院关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的决定》制定的。根据这些法规,河北省的工伤鉴定标准如下:
1. 工伤的定义:指在劳动者因工作而发生的事故或者患职业病,经医疗机构诊断,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2. 工伤事故的认定: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导致了劳动者的伤害,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
3. 职业病的认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长期从事某种工作导致的疾病。职业病的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劳动者患有与其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疾病,且该疾病属于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内。
4. 医学鉴定:工伤鉴定是由省级或者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鉴定的依据是劳动者的病例资料和鉴定委员会的专业意见。
根据具体的工伤案件,相关部门会根据以上标准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属于工伤,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