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场景,能够从保障控制层整体通信安全、支撑跨区域可信协作联动、实现实时高效审计监管、促进安全***快速整体响应几个方面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能力。
2.1 保障控制层整体通信安全
控制层通信安全首先是资产身份安全。每个接入工业互联网控制层的资产都可以用区块链的形式存储其唯一可信的身份标识,并对其注册状态、属性数据、健康状况进行查询和更新。
其次是将控制层通信协议使用区块链进行登记。现有工业控制协议从三个层面上缺乏有效的安全技术:无会话、无身份认证、无加密。而区块链的加入能有效解决以上三个主要问题,使得控制层通信更加安全可靠。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也使得控制层中传输的数据本身具有了不可篡改和透明的特性,一旦發生单个节点的内容被篡改,刷新数据时就会立刻发现并予以告警或进行应急处置。
2.2 支持跨区域可信协作联动
区块链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使不同网络域之间共享数据时能够实现真正的可信。利用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功能实现工业互联网信息的多方共识验证,提升区域协作联动与可信生产的能力。在可信协作联动的基础上,工业企业能够进一步实现跨域、跨平台甚至跨行业的数据互联互通,但同时也能保证数据的权属与隐私。
2.3 實现实时高效审计监管
目前,在工业互联网各层的审计监管中主要分为网络审计、主机审计、数据库审计等。网络审计主要以旁路接入的形式对本网段内的网络通信流量进行识别和分析,定位安全威胁;主机审计和数据库审计分别是针对主机运行环境和数据库配置等进行审计的技术手段。因为网络、主机、数据库本身运行机制和审计方法不同,只能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审计监管。
区块链的加成使得网络通信、主机、数据库可以进行同样格式的标识登记,同时,因为所有的标识数据在任意一个节点中都完整保存,所以对任意节点进行一次审计都可以完整覆盖网络通信、主机和数据库,大大提高审计效率。
工业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交易,用区块链技术把这种交易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在无中心状态下的多重安全机制,使得交易变得可信、不可抵赖。
在工业生产节点上,应用区块链技术对于质量的管控,包括交易的资金流、物流等,都是十分可靠的。
区块链的分支或分叉有什么?
回答如下:区块链的分支或分叉可以分为软分叉和硬分叉。
1. 软分叉(Soft Fork):软分叉是指对区块链协议的一种升级,新的协议兼容旧的协议,旧的节点可以继续参与验证新的区块链。软分叉通常是为了改进或优化区块链的功能,而不会导致区块链的历史交易数据发生变化。软分叉通常由核心开发团队或区块链社区中的多数人同意进行。
2. 硬分叉(Hard Fork):硬分叉是指对区块链协议的一种重大升级,新的协议不兼容旧的协议,旧的节点无法验证新的区块链,必须升级到新的协议才能继续参与验证。硬分叉通常会导致区块链的历史交易数据发生变化,因此会产生两个不同的区块链,原有的区块链称为“原链”,新的区块链称为“分支链”。硬分叉通常由区块链社区中的一部分人提出并支持。
分叉通常发生在区块链社区中存在不同的观点或意见时,例如关于区块大小、共识机制、经济模型等方面的争议。分叉可以导致新的区块链网络的创建,以及可能的新的加密货币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