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性质,特征,意义?
养老保险是国家立法强制在各种用人企业中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目的是保障劳动者在年老退休后,能够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资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需要。
它是一项强制性、公益性、非盈利性质的社会保险。
除了具备社会保险强制性、互济性和普遍性等共同特征外,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参加保险与享受待遇的一致性。
(二)保障水平的适度性。
(三)享受期限的长期性。
(四)保障方式多层次。
(五)与家庭养老相联系。 养老保险意义是 有1、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 通过建立养老保险的制度,有利于劳动力群体的正常代际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长劳动力顺利就业,保证就业结构的合理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养老保险保障了老年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等于保障了社会相当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对于在职劳动者而言,参加养老保险,意味着对将来年老后的生活有了预期,免除了后顾之忧,从社会心态来说,人们多了些稳定、少了些浮躁,这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2022年居民社保缴纳标准?
缴费标准
(一)2022 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缴费标准每人每年 320 元。
(二)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等个人缴费部分由***全额资助,资助参保资金仍由原渠道解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含低收入家庭成员,下同)参保个人缴费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给予 50%资助;已脱贫人口及符合条件的监测对象个人参保缴费由县(市)区***给予全额或定额补助,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 100 元,严格执行各县(市)区民政局、乡村振兴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的人员名单,禁止自行制定资助人员名单。
养老保险是单利还是复利区别?
养老保险是复利。
复利是利息计算的一种方式,复利计算时对本金及其产生的利息一并计算,也就是利上有利。复利计算的特点是: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i)^n。如果本金是10,000元,而一年产生2%的利息,那么一年期满后余额将达到10,200元。而到第二年年底的时候,因为复利的作用,在计算这一年利息时将以10,200元为基础,因此投资者将获得204元的利息,使余额达到10,404元。
与复利相对的利息计算方式是单利,即只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也就是按照固定的本金计算的利息,但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如果投资者的本金是10,000元,一年产生2%的利息,用单利计算,则每年都只会在本金的基础上产生200元利息。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在于,单利计算方法中期限是在括号中与年预期年化利率直接相乘;而在复利计算中,期限是作为指数,在括号之外的。如果投资的期限相同,而且投资的年预期年化利率也一样,那么前者的值要大于后者的值,因此,在复利计息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到期还本付息额要大于单利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数值,并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