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绿色化学,其遵循的基本准则?
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及其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的各环节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
绿色化学是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
绿色化学12个原则:
(1)从源头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合成方法应具备"原子经济性"原则,即尽量使参加反应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3)在合成方法中尽量不使用和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
(4)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产品。
(5)尽量不用溶剂等***物质,不得已使用时它们必须是无害的。
(6)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而且能耗最低。
(7)尽量***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原料。
(8)尽量减少副产品。
报告化学品事故应包括什么内容?
事故单位、事故发生地点和时间、化学品名称和泄露量、事故性质、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事故处理方式、后续改善方法及联系电话等
(1)危险化学品在事故起因中起重要的作用。
①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这些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包括敏感度、安定性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气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剂的氧化性等;
②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如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灼伤(或腐蚀)、环境污染(包括水体、土壤、大气等);
③不燃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
④可燃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⑤爆炸性物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⑥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⑦生产工艺、设备或系统不完善,极易导致危险化学品爆炸或泄漏。
(2)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然有危险化学品的意外的、失控的、人们不希望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这些变化是导致事故的最根本的能量。
化学实验室腐蚀性安全规则?
必须遵守以下安全守则:
1.严禁在实验室内饮食、吸烟,严防明火。
2.严禁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试剂,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使用浓酸、浓碱、溴、铬酸洗液等强腐蚀性试剂时,切勿溅落在皮肤、衣服上,尤其是要注意保护眼睛,必要时戴上防护眼镜。
4.使用易挥发,能产生***性气味或有毒的化学试剂时,如浓盐酸、浓硝酸、有机性溶剂等,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5.使用有毒试剂(如氰化物、砷化物、汞盐、铅盐、钡盐等)应格外小心,切勿用手直接接触或与伤口接触废液倒入专用废液缸内。
6.严格遵守用电安全,不要用湿,手接触电器设备,谨防触电。
化学九上实验安全守则?
1、实验前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熟悉每个实验步骤中的安全操作规定和注意事项。
2、酒精灯用完后应用灯帽熄灭,切忌用嘴吹灭。点燃的火柴用后应立即熄灭,放进污物瓶里,不得乱扔。
3、使用氢气时,要严禁烟火。点燃氢气前必须检查氢气的纯度。使用易燃、易爆、试剂一定要远离火源。
4、要注意安全用电,不要用湿手、湿物接触电源,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
5、加热或倾倒液体时,切勿俯视容器,以防液滴飞溅造成伤害。给试管加热时,切勿将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免化学物喷出伤人。
6、嗅闻气体时,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慢慢地用手把挥发出来的气体少量地扇向自己。不要俯向容器直接去嗅。
7、凡做有害和有恶臭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8、取用化学物要选用药匙等专用器具,不能用手直接拿取,防止化学物接触皮肤造成伤害。
9、未经许可,绝不允许将几种试剂或化学物随意研磨或混合,以免发生爆炸、灼伤等意外事故
10、稀释浓酸(特别是浓硫酸),应把酸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注入酸内,以免溅出或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