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包括哪几个阶段的目标?
1. 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服务体系完善高效,***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2. 2030年,促进全面健康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和谐,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3. 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2021年改善民生五个重要目标?
2021年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目标是: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人民基本生活水平。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改善民生五个重要目标:
一是收入。主要是四个方面:把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当作重要工作,特别注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大学毕业生等为重点,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还将逐步健全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相信“十四五”时期老百姓腰包会越来越鼓。
二是就业。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还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还对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给予引导支持。为了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同时,还将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托底帮扶,帮助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三是社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将进一步健全,退休人员收入会更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继续深化,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让更多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腿、少折腾;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在做好退役军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体系。
四是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的保障机制将会更加完善,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将会推动优势学科交叉互补,办好“双一流”大学;还会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可以说,未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五是医疗。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医院、高水平医护队伍将出现在我们身边;提升基层医疗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让广大群众就近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还将在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上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