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60岁退休还延迟吗?
农民如果也是按时缴纳的养老保险,届时年满60周岁时如果赶上国家延迟退休政策出台,同样需要按照国家新的延迟退休政策执行,因此目前还没有出台延迟退休政策之前仍按照原来政策执行,即年满60周岁且养老保险缴纳在15年或以上的可以正常办理退休。
目前,农民60岁退休没有变化,不会延迟。
因为农民没工作单位,自给自足,没有退休金,只有养老金。而企业职工有工作单位,退休后养老金计算方式发生变化,所以要比农民的高一些。
不会。
退休年龄60岁没有变化,不会延迟退休,农民朋友可以安心。 目前来看延迟退休基本上覆盖的是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对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迟迟没有提到,因为对于农村朋友来说,无论男女退休年龄都是60岁,本就是已经比较晚了,暂时没有延迟退休的消息,参保人可以安心缴费。
没有延迟。现在还没有开始实行延迟退休。目前实行的还是女工人满50岁退休,男工人60岁退休,灵活就业人员也是60岁退休。没交过养老保险的农民是不会办理退休手续的,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缴纳了养老保险十五年以上的人员可以办理。
延迟退休包括失地农民吗?
延迟退休包括当地农民吗?
我认为答案是这样的,延迟退休不包括农民,因为,只有在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每月按时交纳养老保险,待达到退休年龄以后,社社保局才能发给你退休工资,农民是不交纳养老保险了,所以农民没有工资,农民发的只是国家给的养老补贴,不是退休工资,延迟退休是指的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延长退休年龄,所以这个不包括农民
职工社保延迟退休了居民社保会跟着延迟吗?
延迟退休对城乡居民保险没多大影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男女都是60岁退休。延迟退休只要是针对交灵活就业保险的,好多地方女性的退休年龄由50岁推迟到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没变。少数交职工养老保险费的也由50岁推迟到55岁退休了。
延迟退休是不是养老保险也延迟领呢?
根据此前公布,清华大学方案认为,根据精算原理,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为60岁,而2030年前后中国人均寿命或达到80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相应提高到65岁。这就是专家说的“延迟领取养老金”。(据人民网)
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呈现支大于收,入不敷出的情况,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养老金缺口的扩大,很多学者都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来延后领取养老金,可以缓解支付压力。而今又提出延后领取养老,而非延迟退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遭到很多人的反对,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造成冲击,也对享受提前退休的劳动者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延迟领取养老金,即在不延后退休的基础上,退休后不能马上拿退休金,延后一定时间领取,虽说这样可以解决失业问题,但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劳动者退休后,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养老金,基本生活难以维持,退休的人同样会回到劳动力市场,同样冲击就业,这也缩短了退休老人享受养老金的时间,既然享受不到几年的养老金,何必要参保呢?虽说延后领取养老金和延后退休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老金支出,但两种方法都有它的弊端,都可能造成一定影响。延后退休和延后领取养老金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差别。
人口老龄化必然会给养老金支付问题带来影响,这是必然的,我们无法逃避,我认为延迟退休更为妥当,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人均寿命的增加,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可以的,至于对刚就业人群就业带来影响,这一点我不认同,因为我国实行***生育,形成“4-2-1”模式家庭,以后我国的年轻一代人数会越来越少,劳动力会呈现紧缺状况,就业压力不会比现在严峻。当然实行推迟退休年龄,对于现在来说,还为时尚早,因为现在我国的人均寿命也很低,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很严峻。推行这一方法,应该综合考虑它所带来的影响,当然对于养老金收不抵支状况也不能单单考虑人口老龄化这一个因素,还有历史遗留成本问题、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混账管理问题、监管不力、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都是造成养老金缺口不断增加的因素,要全面考虑,综合处理。